202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出炉
2022年,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分别为,宁波舟山港(第1)、唐山港(第2)、上海港(第3)、青岛港(第4)、广州港(第5)、苏州港(第6)、日照港(第7)、天津港(第8)、烟台港(第9)、北部湾港(第10)。宁波舟山港完成年货物吞吐量超12.5亿吨,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,2022年,中宅二期30万吨级矿石码头全面投产运营,实现铁矿石接卸量逆势增长;持续提升原油接卸效率;拓展内外贸汽车滚装业务;煤炭、液化油品、粮食业务均保持稳定增长。
与2021年相比,唐山港超越上海港,青岛港超越广州港,11-20名中,大连港没有遏住增速下滑的趋势,排名继续下降,被黄骅港超越,吞吐量负增长的南通港与深圳港,被福州港与连云港港夺走了14、15名的位置。总体而言,2022年全球能源供需严重失衡,大宗商品市场反复波动,带来诸多不确定性,又由于2022年国内生产相对疲弱,对各种大宗材料需求较弱,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完成24亿吨,同比增长0.8%,外贸原油进口量与铁矿石进口量均小幅下降,因此大多港口增速相对2021都有下滑。
不过唐山港、烟台港、福州港、连云港港却在2022年取得了更高增速。其中烟台港、连云港港的高增长离不开汽车滚装业务的勃兴,烟台港2022年商品车运量突破40万台,同比增长35%,其中商品车年度国际中转辆达14.1万辆,同比增长164%,业务规模和同比增速均居全国港口首位;连云港港滚装车辆出口达22.61万台,跻身中国机械设备和车辆出口三大口岸。
无论是集装箱还是货物吞吐量,2022年的数据都像是疫情时代的收尾,集运市场回归正常周期,货物吞吐量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,高速增长可能已经成为过去式,港口圈认为,在前景还不够清晰的2023,各大港口应更重视质量而非数量,如运输结构的优化,推动集装箱铁水联运、水水中转、江海联运发展,又如提升服务能力,与货主企业获贸易企业加强战略合作。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期,人口红利等优势逐渐消失,中国港口的发展目标中,还会一直强调吞吐量与效率吗?